導讀:“歐美發達國家其實一直沒有放棄制造業,在上輪結構調整中,這些國家甩掉的都是一些高成本或高污染的領域。”
曹德旺要跑了?”這位福耀玻璃集團董事長最近接受采訪的一段視頻刷爆了社交媒體和各大網站,其背后隱藏的是對中國制造業等實體經濟外流的擔憂。“我只是說明了客觀情況中國制造 給大家提供一些能夠參考的信息。我們不應該有阿Q精神。”曹德旺21日對《環球時報》回應道。針對曹德旺個人的關注熱度或許會逐漸平息中國制造 然而無法忽視的是,奧巴馬政府在金融危機后即提出“讓制造業回家”的口號,當選總統特朗普也誓言上臺后將拉住美國大制造企業。不僅是美國,德國、日本、英國等國政府近年來也努力將實體經濟留在國內。這是否是種趨勢?這些國家的做法能給我們帶來什么啟發?《環球時報》記者對此進行了一些調查。
“美國制造”令美媒興奮
“當谷歌公司發布一款最新無線家庭媒體播放器時,最令在場媒體感興趣的不是這款產品本身多么炫目,而是在機器底部刻的一行簡短文字:美國設計并制造。”美國《紐約時報》的這個例子,可以說是美企近年來“回潮”的一個縮影。
可以看到的是,大批將生產基地設在中國的美國公司已經或者正計劃將生產遷回美國:去年,美國通用電氣和卡特彼勒將組裝業務轉回美國;同一時間,美國惠而浦家電廠商把旗下最著名品牌Kitchen Aid手持式攪拌器的生產業務由中國轉回美國……在這個名單上,還有福特汽車、英特爾公司的名字,或許將再添加蘋果的名字。該公司正考慮將中國的代工工廠搬回美國,目前已在評估可能性。美國波士頓咨詢公司的報告稱,在年收入超過10億美元的美國公司中,有1/3計劃或考慮將制造業務帶回美國。
美企“回潮”的背后,是中美制造業成本對比的變化趨勢。《環球時報》記者此前走訪了位于北卡羅來納州和南卡羅來納州的中國工廠,這兩個聯邦州的設廠成本在美國屬于相對較低的。記者發現,成本確實已成為中國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投資美國的重要原因。從成本結構上講,美國制造業的人力成本占整個生產運營成本的4成多,但在水、電、天然氣、地皮、運輸、稅收等企業負擔的成本上,均明顯低于中國。
曹德旺算出的賬是,美國電價是中國的一半,天然氣是1/5,雖然工資成本是中國的8倍,但總體算下來,在美國生產玻璃可以多賺一些。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國友21日對《環球時報》說,確實,中美之間的制造業成本在逐漸縮小。隨著中國經濟發展,人員工資會提高,而美國員工收入未明顯增長,所以差距縮小主要是人工成本原因。美國波士頓咨詢公司研究報告甚至預測,到2018年,美國制造的成本將比中國便宜2%-3%。
這一結果似乎是美國近年來通過各種措施不斷吸引實體企業留在國內的結果。2009年,奧巴馬叫響“讓制造業回家”的口號。他強調,要留住工作崗位。從之后推出的2010年制造業振興方案和2012年先進制造業國家戰略計劃,都能看到美國政府希望優化自身資源配置的努力。美國吸引制造業等產業的主要優勢在于,“稅負外成本”較低、靠近核心市場、勞動力素質較高等。
談到美國是否正如曹德旺所說具備那些優勢,宋國友認為,他的數據是真實的,但例子具有特殊性,比如并不是所有制造業都能獲得這么多政府補貼,其所在行業汽車玻璃在美國需求很大,這也具有特殊性。總體上看,中國制造業成本還是比美國便宜。
對于美國制造業等實體企業是否真的在“回家”,各方口徑差距不小。主張“回家說”的《經濟學人》2013年2月就大談“大勢所趨”,認為“制造業回流美國已成定局”,而《紐約時報》直到2014年7月還在大聲疾呼“警惕制造業外流加速”。
日本、德國、英國都不遺余力
改善產業空心化的困局、吸引海外實體經濟企業回流國內的工作不僅是美國在做。
“安倍經濟學”第三支箭號稱以結構性改革為根本目的,對經過認定的創業、創新型企業提供稅收、信貸方面的優惠政策。日本《東洋商業周刊》稱,日本政府尤其注重對中小制造業企業的扶持,以增強市場經濟競爭活力,帶動社會創業,日本政府的戰略目標是在近5—10年內,將創業率從目前的5%提高到10%,形成“全民創業”熱潮。與此同時,日本將人工智能、物流網等作為拉動制造業轉型的突破口,加大支持企業應用尖端技術的財政投入。2015年,日本政府出臺《機器人新戰略》,宣稱要推進制造業應用機器人的智能化升級。三菱、日立、豐田等大企業先后組建或加入了日本的“機器人促進會”和“物流網升級制造模式工會”。在政府的激勵下,原先對生產進一步數字化持消極態度的日本企業正在改變觀念,開始利用新技術尋求更高生產效率和供應鏈的整體優化。
對于日本而言,提振制造業這樣的實體經濟的“最大死敵”是人口問題。不過按照日本企業界的“長遠盤算”,如果智能化機器人能夠在老齡化威脅工業產能基礎前得到應用,日本的勞動人口減少反而能夠形成新的成本優勢。
在德國,各地政府部門把企業留在當地當做“重中之重”。德國科隆大學經濟學者羅多夫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德國早在上世紀80年代開始實行對中小企業的特別優惠條款,對大部分中小手工業企業免征營業稅。現在,中小企業可以減少一半以上的稅收。在各地開設工廠時,當地政府會給予地產的優惠使用權,甚至可免費使用一些荒地以增加當地就業。銀行也給予企業貼息貸款。德國“工業4.0”戰略的提出,鼓勵了企業無需去具有工資成本優勢的國家設廠,可以在德國利用網絡化減少生產成本。羅多夫表示,一些在國外設廠的德國企業近年來紛紛回流,有企業家甚至表示,現在,在德國生產的成本已經接近中國。
近20年來,英國一直被外界認為走在去實體經濟化的發展道路。從捷豹路虎這樣的老資格英國汽車品牌,到英格蘭以及威爾士等地的鋼鐵廠,英國人或賣或關。這樣的做法不免讓人感覺,對于實體經濟、尤其是制造業,英國人已經沒有興趣了。
這并非是全部事實。英國前財政大臣奧斯本和央行行長大力推進英格蘭北方經濟增長區計劃,英國政府希望通過貫穿英格蘭中南部的二號高速鐵路項目和橫穿英格蘭北部的跨奔寧山鐵路電氣化改造,能夠帶動地區制造業經濟的發展。“脫歐”公投后,英國制造業協會和德豪會計師事務所即發布報告,顯示英國制造企業平均信心指數從6.37降至5.24。英國制造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李·霍普利當時就提出警告,“脫歐公投已經危及了制造業的復蘇”。特雷莎·梅新政府依然維持前政府振興北方經濟帶動制造業的政策不變,同時決定派遣大規模貿易代表團前往中國、印度、美國和英聯邦國家,向全世界推銷英國。
“關鍵是留住技術”
“現在主要歐美發達國家確實出現要把制造業等實體經濟留在國內的趨勢。”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學術委研究員張燕生21日對《環球時報》表示,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歐美的高技術制造業在產出結構中的比重持續下降,將產業重點轉移到金融、房地產、建筑等領域,歐美經濟出現虛擬化、泡沫化的趨勢,所以會出現產業空心化的狀況,并非如西方的一些聲音所說,中國跨境就業崗位的競爭導致很多中低檔工作被吸引到中國而導致空心化。
張燕生說,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后,無論歐盟還是美國都提出要重振制造業。美國還采取了一些具體措施,譬如對海外投資征稅,以此鼓勵企業回歸美國。在金融危機爆發后,麥肯錫就有一份報告稱,在接下來的10年間,會有55%的美國在華投資企業將回歸美國,并由此創造300萬個就業崗位。
中國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霍建國21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有些國家從以前到現在一直十分重視實體經濟,比如德國,一直保留核心的技術和制造業。只不過美國近年來重視實體經濟的動作較明顯,從創新和技術方面提出很多新政策和要求。他認為,歐美發達國家其實一直沒有放棄制造業,在上輪結構調整中,這些國家甩掉的都是一些高成本或高污染的領域,像美國,它將航空航天等核心領域一直握在手里。
“歐美國家提出振興實體經濟,一方面是要穩經濟,另一方面是要保持在國際市場上的優勢。一個國家想在經濟方面具有影響力、占據主導地位,必須在某種技術領域擁有強項。從外部看,振興實體經濟帶有保護色彩;從全球競爭角度看,大國必須持有一定的技術能力。”霍建國說。
或許正是出于上述專家所說的原因,可以看到不少歐美國家一方面以優惠政策提振國內實體經濟,另一方面警惕像中國這樣強有力的購買者和投資者。在美國,對中國投資持警惕態度的聯邦政府,和對中國實體投資表示歡迎的各級地方政府,他們看待中企在美建廠的態度存在差異。不過對于普通工人來說,手里的“飯碗”是最重要的。“我們喜歡中國雇主。”在記者的采訪過程中,得到的幾乎都是這樣的回答。在英國,中國投資的案例近兩年很多,從能源電力、農業食品到制造等各行各業,引發的爭議也一直沒有斷過。據《環球時報》記者觀察,在英國一些普通人的印象里,來到他們國家的外國投資者是希望“馬上掙錢”的投機者,另一方面,他們又擔心這些“投機者”撤走后,會沖擊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