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曾經主導實現工業4.0的德國前總理施羅德參觀海爾中央空調互聯工廠后,對海爾中央空調互聯工廠大加贊賞,給予了積極地肯定。工業4.0首創國的前政府首腦能夠到訪海爾中央空調互聯工廠,足以說明以海爾為代表的“中國制造2025”已經得到了全球的矚目。
回顧中國制造從大國向強國轉型的歷史不難發現海爾 自2015年5月海爾 經李克強總理簽批,國務院印發的中國版“工業4.0”規劃——《中國制造2025》發布,標志著我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行動綱領出臺。隨后互聯工廠,在中國工業制造領域產業升級迅速展開。而海爾作為杰出的民族制造企業代表互聯工廠,是走在這次產業升級的前列。
典范:德、美工業4.0是樣本
不可否認互聯工廠工業4.0,以德國、美國為代表的一些歐美科技先進國家工業4.0,在智能制造上無疑是先驅。以智能化、個性化、模塊化為代表的“工業4.0”發源于傳統工業典型的德國工業4.0,而發揚于互聯網見長美國,并且正在引領全球制造業進行著一場顛覆式的革命。
德國的現代智能化工業制造起步早,目標非常明確,保持智能制造技術領導地位,占據互聯網時代下制造業的制高點。美國的現代智能化制造業,不是像德國那樣從傳統制造業開始,而是從互聯網企業的反向殺入,以新的產業思維與游戲規則改造傳統工業。
智能工廠為代表的未來智能制造業是一種理想的生產系統,能夠智能編輯產品特性、成本、物流管理、安全、信賴性、時間以及可持續性等要素,從而為各個顧客進行最優化的產品制造。
借力:站在巨人肩膀上的跨越
任何先進的事物都是站在巨人肩膀上才能得以實現。今天,工業4.0雖然是在歐美率先盛行,但是這次中國卻是后來者居上,已經顯示出巨大的潛力。2015年,國家就開始部署中國版的工業4.0——《中國制造2025》,從中國實際出發,將其作為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
工業4.0發端于德國,興盛于美國,那么潛力將在于中國。理由在于,中國已經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每年仍然以超過6%的GDP增長在高速發展。經濟實力的大幅提升,使得中國能夠從精細化和互聯網兩個方面入手,對傳統制造業進行產業升級。
海爾就是最典型的代表,目前海爾在全國布局建成的沈陽冰箱、鄭州空調、佛山洗衣機、青島熱水器、膠州空調、黃島中央空調八大智能互聯工廠,不僅在具備與德國企業相同的硬件設施,也擁有與美國互聯網企業一樣的IT技術基礎。
海爾中央空調互聯工廠,通過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深度融合的數字化、智能化制造,代表了海爾智能化互聯工廠從智慧節能、全生態互聯等全方位的突破,堪稱是德國工業模式下的中國式超越,同時海爾收購美國GE后,又獲取了工業4.0在互聯網環境下實踐的經驗。
首先,海爾經驗對行業來說具有產業升級標桿的意義。一是為全球首個中央空調互聯工廠,首次實現了行業大型裝備大規模定制;二是將智慧節能解決方案從全產品體系,升級到從產品設計到用戶體驗,從產品技術到生產環節;三是實現了從家電、輕工業到大型裝備制造的“互聯網+”升級。
其次,用戶的柔性需求能夠得到滿足。解決了傳統中央空調企業的生產模式周期長的問題,通過智能互聯制造,能夠最快速度、最大限度的滿足用戶需求,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用戶響應速度,并大幅縮短交貨周期,為客戶及用戶節省更多時間成本。
第三,極大地滿足C端用戶的個性化需求。海爾是家用中央空調的創始者,一直以來為家庭空間、家庭用戶提供健康舒適的空氣體驗。而海爾中央空調互聯工廠的建成,從外觀的自主設計,到健康舒適空氣的特殊定制等方面,將極大滿足家庭用戶的個性化需求。
正如有關專家所評論說,海爾中央空調互聯工廠是連接營銷、研發和制造,全流程用戶參與的生態體系。形成了定制設計、生產制造、用戶體驗、服務運維的閉環產業線,提升了更大的用戶體驗和綠色經濟價值。這次德國前總理施羅德能夠遠赴重洋來青島海爾中央空調互聯網工廠參觀,就是對海爾在工業4.0方面建樹的肯定。